(相关资料图)
很多人读武侠小说,会被其中的逻辑同化,看到由武侠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的时候,会有一种亲切感,甚至非常喜欢,还要模仿武侠小说中的人物,练成神功,或者说一些所谓经典的台词,算是给生活添上一些亮色,但其实已经深中武侠小说的毒,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深感欧洲人中骑士小说之毒很深,就写了《堂吉诃德》。小说中的堂吉诃德就是中了骑士小说之毒的人,要骑着一匹瘸腿的马征服世界,把风车当成怪物,大战风车,致使自己受伤。这种情景非常可笑,但对比武侠小说的危害,基本上可以算作小巫见大巫了。
看看那些中了武侠小说之毒的人是如何发作的,就知道武侠小说是如何毒性剧烈了。武侠小说中有故事情节和线索,主要人物一般都具有神奇的功力,有种种奇幻的经历,却总是能死里逃生,还能一边寻仇,或者一边寻找案件线索,一边寻花问柳,最终获得成功,还能收获爱情,甚至可以娶好几个媳妇。其中因缘巧合获得神功,是人们的理想,符合了底层人“天上掉馅饼”的愿望,不但如此,底层人还盼望“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果然,武侠小说的主人公有着种种艳遇,而这正是底层的男人们喜欢的,也是女人们喜欢看到的“刺激”情节。除此之外,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似乎有花不完的银子,屡屡遇到金银财宝,不想伸手拿都不行,还会遇到武林中或官场中的各种升迁机会,不想成为武林盟主或高官巨贾都不行,他们吃饭的时候都会点好菜,喝好酒,还要带着酒上路,复合底层人的饮食习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男人喜欢喝酒,而且还要带着酒出门,休息的时候喝几口。也就是说,武侠小说暗合了底层人的心理需求,处处产生阅读的黏性,让他们欲罢不能。而越是这样,他们就越要看,看了一部还想看第二部,以此类推,看了很多部武侠小说,还要看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还有仙侠剧。看多了就会模仿里面人物说话的腔调,还要模仿人物的动作,拍摄照片、短片,有的还要模仿里面人物的“武功”,拍成恶搞的短片,传到社交媒体上,赚取点击率。
曾经有地铁站的几个男子,拍“武侠短片”,趴在地上练“蛤蟆功”,还要大嚷大叫,丑态百出,人们报了警,警察才把他们带走。他们几个算是中了武侠小说的毒,而且中毒很深。武侠小说适合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来阅读,即便文化程度很高的人阅读,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方案。小学生就能读武侠小说,而且容易上瘾。在没有手机、电脑、互联网的时代,容易让学生上瘾的东西就是武侠小说了。到现在,武侠小说仍然让一些人上瘾。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只是沉迷于武侠小说之中,还要盼望着像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一样获得各种艳遇,各种武功,称霸江湖,或者成为官场的高官。其实,只是痴心妄想,想凭借一些所谓的“奇思妙想”成功上位,基本上都是痴人说梦。
中了武侠小说之毒的人会迷信,当然,武侠小说中也在宣扬迷信思想,最明显的就是对于功夫的迷信。不管是“降龙十八掌”还是“小李飞刀”,抑或是“唐门暗器”,下毒的绝招等,都是一种夸张的描述,也是一种吸引人的写法。试想,一抬手就能产生导弹的威力,产生枪炮的威力,是不是一种夸张。这种夸张似乎来源于剑仙的传说,而仙剑的传说根源是道家的炼丹术。既然道家可以由炼丹术推理出很多仙家绝技,那么武侠小说的作者为什么不能从仙家绝技中再推理出或者虚构出更多的绝技呢?只是这种所谓的绝技并不靠谱,有违科学原理,却总是在宣扬人身体无限的潜能,其实就是宣扬迷信思想,要人们都迷信身体的潜能,而不要相信科学。
于是,很多人都中了武侠小说之毒,要练绝世武功,还要自拍短视频,模仿武侠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博取点击率。其实,他们已经和神经病距离不远了。抗日神剧被人诟病,是因为太粗制滥造,里面的正面人物具备武侠小说主人公的神功,可以手撕鬼子,一拳打透鬼子,可以飞镖对机枪,可以让子弹弹道打弯等,太过于夸张,也脱离现实太远。人们心目中有崇拜英雄的情结,但英雄并不是神,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吃饭拉屎,也要睡觉,也要通过个人奋斗获得一定的成功,而不是所有的好事都赶上了,也不是事业爱情双丰收。英雄不是无所不能的,武侠小说中的人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要是成了无所不能的,就成了上帝,也就超出现实太远了。
中了武侠小说之毒的人还是及早醒悟吧,相信科学,不要相信所谓的神功,也不要迷信命运,需要多读好书,培养鉴别力,还要通过诚实劳动,奔向自己的理想,而不能搞一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以免把自己搞坏了。要是像堂吉诃德一样,临死才知道骑士小说害人不浅,已经晚了,会把自己活成了笑话。
武侠小说害人不浅,还是尽快远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