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供应市场 > 列表
京城看画记 今日播报
2023-05-16 06:29:36    北京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朱航满

北京可能是最适合看画的地方了。京城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是首屈一指的,各种画展和藏品展也令人目不暇接。这其中,以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展览最为丰富,我去的次数也最多。美术馆所在之处,可以称之为北京的文化胜地之一。每次去观展,都是先看画展,然后到旁边的三联书店买书,再之后,还会到附近的黄河水面馆吃上一顿美味的家乡饭。这样的旅程,需要将近大半日的时光,美术馆附近的嘉德艺术中心以及旁边的涵芬楼书店、灿然书屋,就没时间光顾了,北大红楼也就更难能挤出时间一游。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画展,还是读研究生时去看的敦煌艺术大展,那可能是敦煌雕塑和壁画艺术展览在京城规模最隆重的一次了。也是那次大展,我才知道中国美术馆的外观设计,汲取了莫高窟九层飞檐造型,内心颇受震撼。久居京城,对很多重要的展览都没有及时去欣赏,错过了时机,反倒是外地一些朋友更加热心。去年美术馆举办邓拓捐赠藏品展,其中有一幅相传为苏东坡所作的《潇湘竹石图》,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看这个画展,朋友何频专程从郑州到北京,特意住在美术馆周边的酒店。

去美术馆看展次数多了,发现好的展览是需要策划的,就像办杂志和主持栏目一样。前一阶段我去中国美术馆,适逢举办小幅美术精品展“美在致广”,20多个展厅同时展出,观画则如大盗入了宝藏之地,大批珍贵名家画作,令我驻足又流连。我最为喜爱的,是女画家潘玉良的一幅小油画《花摊》,生活之美,洋溢其中。还有一次去美术馆,看到正好在展览民间收藏李可染画作展,可以欣赏一些不常见到的画作,是极有意义的。我对美术馆的画展,最感兴趣的是学术文献展,基本上是对一位画家或一个画派的立体呈现,非常难得。有段时间去美术馆,竟然有好几个艺术文献展接连开展,令我大感兴趣。这样的展览别开生面,就像沉浸式读书一样,但又远比读书感受来得强烈。印象深的是江苏画家杨明义的学术文献展,我极感兴趣的是画家的半生交游,以及十分庞杂的个人收藏,其中就有一幅沈从文的章草条幅。同时展出的,还有海外艺术家熊秉明的回顾展,对他的雕塑、书法、绘画以及艺术理论,都有生动直观的呈现。

中国美术馆以现当代的美术作品展览为主,欣赏古代书画作品,则要首选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去故宫武英殿看古代画展,是陪同在蒙特利尔任教的艺术史学者段炼。那年夏日的一个午后,我们从午门进到故宫,武英殿就在故宫入门处的西侧,古松掩映,殿堂幽深,游人稀少。记得正在展出的是故宫藏清初“四王”的精品画作,可惜那时我对古代书画还是一知半解,段炼先生便成了我的入门老师,耐心为我现场讲解这些故宫珍品的妙处。之后每到故宫,我都会重点去看故宫的藏画展,只可惜有些稀见的藏品展总是因俗务而错过。倒是前年在文华殿展出的人物画大展“林下风雅”,见到了赵佶的《听琴图》真迹,着实令人兴奋。

北京画院我去过多次,因为好友恰好在附近开了一间很小的画廊。若是有暇,也便去北京画院看看展览。北京画院以收藏齐白石的画作而出名,每年基本上都会有不同主题的齐白石画展。中国画院倒是离我的单位最近,也是一个清幽的地方。画院的前身为中国画研究会,故而曾经有不少的画坛前辈在这里雅集和创作。我最感兴趣的是藏品展,虽然有不少画院藏品看来明显是雅集的即兴之作,但也不乏佳品。我在中国画院看到过一幅潘素的山水画作,精工细笔,青绿重彩,冷艳而不俗。潘素是张伯驹的夫人,经历十分传奇,在张伯驹的帮助下开始学画,游历南北名山,观摩历代名迹。这也让我对张伯驹风流旷世才子的印象外,有了新的认识。

我本非画界中人,只不过是一个京城的槛外看画者,但时常感受到更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流动的圣节”。这样特别的体会,又多是在一些师友的画展之中。几年前,山西作家王祥夫先生在北京的恭王府办了一个名为“永遇乐”的小画展。当日恰逢大雨,我应邀到恭王府时,正雨急风骤,游客亦是甚为稀少,待到穿过王府的深深庭院,已经快要变成落汤鸡了。王祥夫先生写小说,但亦善画,山水有黄宾虹的笔意,而他业余又对红学多有研究。虽然当日淋了雨,但后来我才意识到这种安排的雅意——旧友相遇和雨中看画的经历,让人回味至今。这样的看画经历,还有一次是看朋友许宏泉在高碑店一家名为“乐木文化”的商场里举办的画展。正值夏日,我和内子从地铁出来,烈日下走了许久,汗流浃背,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地方。许宏泉先生是擅作花鸟小品的当代画家,他的画展以“百草园”为主题,展出一百幅花草小品,邵燕祥先生称赞为“画中小雅”。花草属木,策展人有心将画展选在经营木材为主的商场,看似冷门,实则别有一番情调。

还有一次是友人的画展,选在了国家图书馆的典籍博物馆。友人退休前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读书和做学问之余,半是学画,半是编刊,皆是静水深流,其人亦是温文尔雅,他选在图书馆办画展,真是太契合了。来这里参观的读者,借机看看画展,亦是一种佳趣。典籍博物馆十分幽静,画幅之下的展柜中摆放的则是中国的典籍珍品。这种混搭,仿佛有一种特别的启示——中国文人画来自于典籍的长久熏陶和浸染,而文人画又反过来为书生的清苦生涯带来了些许抚慰。类似这样不在专门的美术场馆举办展览的场所,印象颇深的还有地处芍药居的现代文学馆。这几年,我去文学馆参观过鲁院同窗兴安的水墨画展,亦去欣赏过黄永玉的插画展、肖复兴的素描画展,而这些参展的画家都有一个身份,就是作家。故而去现代文学馆看画时,常常是故友云集。

北京的画廊也是看画的好去处,琉璃厂、798和宋庄等处我也偶尔一游。琉璃厂画廊林立,最为盛名的应是清秘阁和荣宝斋,但也只是偶有佳作展出。宋庄的画廊,仅仅去看过宋庄国际艺术双年展,当时尚未开展,观者仅我和一位兄长,带我们看画的是位颇有艺术家气质的中年男子,有礼而寡言。我是很久以后才知道其身份的,可惜已英年早逝了。北京的知名酒店也常有佳品画作,有次段炼先生回国,我们在北京街头漫步时路过保利大厦,便折了进去,想一起喝杯咖啡,恰好看到有不少画作,其中便有吴冠中、黄永玉、韩美林这些当代名家的作品。僻在郊区的香山饭店,由华裔建筑设计家贝聿铭先生设计,又由一代园林宗师陈从周构设园林,乃是山幽水澈、古木葱郁,如在画中游也。难得的是,在香山饭店可以欣赏到赵无极先生的真迹。如此,也是很值得去住一晚了。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5-2018 太平洋电气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邮箱: 93 96 74 66 9@qq.com